更新时间:2022.06.25
国家公休假具体时长的规定: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 一、初 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国家关于暑假工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未成年工,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学生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不用签订劳动合同;学校、其他教育机构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安排教育实践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应当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其他。
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98天+30天/15天(晚育)+15天/30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
连续工作半年不享受带薪年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假制度。工人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尚未颁布带薪年假。企业职工带薪年假实施办法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年假天数根据员
如果员工满足休年假的条件,企业一般要给员工带薪年休假;但如果因生产工作的需要不能安排员工休年假,且员工同意的,则单位要按员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
国家公休假具体时长的规定如下: 1、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1天、春节3天、劳动节和国庆节3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妇女放假
法律规定丧假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即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如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2、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
国家规定结婚年龄是: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登记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在我国,国家赔偿的申请期限的规定是两年,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算在内。
国家法定节假日为11天,具体为国庆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清明节,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元旦,放假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
国家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一般有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