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8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依法享受伤残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其他。
工伤职工应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在用人单位未申请的条件下,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
受了工伤职工做工伤鉴定: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伤停工留薪期会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情诊断意见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因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也可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
如果员工遭遇工伤,则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评定伤残等级后,则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则由所在单位负责支付护理费。
受伤职工做工伤认定流程: 1、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
鉴定是否属于工伤应根据以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根据其伤情和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则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员工在工伤假期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员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照常计算,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来支付。工伤员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员工的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