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民事判决生效后2年内,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如果是在2年后,据以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可以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情况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3、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不同的启动再审的部门也反映了当事人有不同的申诉救济途径,当事人不仅仅可以到中级人民法院反映诉求,也可以到省高院、检察院进行申诉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对调解书申请再审,当事人对调解书不服,认为调解书系受胁迫(威胁)签订,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法,可以申请再审。一般应当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主体:当事人,案外人和人民法院都可以申请对调解书进行再审
终审后六个月可以申请再审。 1、当判决下来之后,在六个月的期限内可以提出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
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六个月,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但是当时人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做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
申诉制度是中华法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对于申诉的性质,理论界有两大类,一类是非诉讼性的申诉,主要是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某些处理决定不服而提起申诉,不涉及诉讼程序,不属于诉讼行为,只是一般意义的民主宪政权利。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
1、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2、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而申诉则不受这一限制,申诉
申诉书和再审申请书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申诉书是基于当事人具有宪法赋予的公民基本民主权利而提出的;而再审申请书则是基于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权而提出的; 2、提出的法定期限不同,申诉书是在申请再审期限过后,即判决、裁定生效二年之后提出;再审
1、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2、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审裁判文书案号; 3、具体的再审请求; 4、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 再审申请书应当明确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并由再审申请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审判监督申请书的内容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相关信息、案由、申请审判监督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取保候审申请书的写法为:1.写明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与被申请人的关系。2.写明被逮捕人的姓名、住址、涉嫌罪名、批捕机关,羁押场所。3.写明申请事由。4.写明事实和理由。5.写明申请时间。
取保候审申请书的写法为:1.写明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与被申请人的关系。2.写明被逮捕人的姓名、住址、涉嫌罪名、批捕机关,羁押场所。3.写明申请事由。4.写明事实和理由。5.写明申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