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1)没有执行数目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3)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
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中止执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等。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为2年,如果申请强制执行超过2年的,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
财产申报后还会被执行。 财产申报的规定: 1、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是法院下发的,要求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表格; 2、被执行人应当认真填写并提交给法院,如果不申报、虚假申报,法院将会追究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 强制
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执行案件一般为六个月。受理期限7个工作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应在10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裁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所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定期限为:其中查封、扣押的期限是不超过三十日;但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最多不超过三十日;而对于其他的行政强制措施,则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具体期限来实施。
行政处罚罚款强制执行的期限是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的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三个月。如果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则该机关可以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申请法院执行。
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行政相对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自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
行政处罚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3个月内,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不申请复议或者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在催告书送达10日后当事人仍然没有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在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