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支付补偿金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则赔双倍。
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以下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和赔偿: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劳动法最新产假分类: 1、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 2、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 3、基本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劳动合同法》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算的。
新劳动合同法对赔偿金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关于新劳动合同法赔偿金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要注意: 1、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则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有关赔偿事宜无法与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在被辞退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
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是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员工离职补偿规定:员工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离职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被迫离职,也就是被有人单位辞退或者因为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为离职的,那么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
2022劳动法新规定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1、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依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和工资而定。工作满1年的,支付1个月工资,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支付,不足6个月的,按半个月支付。 2、经济补偿最长不超过12个月。如果违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