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行政监督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以其主体的任务为标准,分为依职权的监督与依授权的行政监督;以其实施的时期为标准,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行政处罚具体包括下列种类:对声誉的处罚,例如警告、通报批评;对财产的处罚,例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对资质的处罚,例如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以及对人身的处罚,例如行政拘留等。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但较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主体的不同分为行政体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大类。外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与非权力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其中外部权力监督包括:国家
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是: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2.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可以通过制定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对当事人适用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是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文件则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是不能够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
侵权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如果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行为人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有: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
行政强制执行具体如下: (1)代履行,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2)执行罚,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 (3)直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具体而言,包括依法成立的组织。该组织是由有权机关依法批准成立,包括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与职责。主体的认定要求能依法独立承担法
民事主体包括以下: 1、拥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2、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3、个体工商户; 4、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一、民事主体从事
居间主体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中介人,包括中介的个人或中介组织;另一类是委托人,即需要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服务的人。对于居间主体的具体情形,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