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纠纷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种是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对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的调解方法有以下几种:1、患者与医院进行协商:这是最基本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称为私了;2、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当患者与医院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协议,无法调解成功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求助
司法调节又称法院调解或诉讼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诉讼双方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使纠纷得到解决。
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 1、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帮助调解解决; 2、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帮助调解;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行和解。
一、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 二、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 三、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卫生行政部门也不能成功调解时,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即发生民事诉讼。 四、其他解决途径。
经调解解决的医疗纠纷还可以起诉法院。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步骤有: 1.当事人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理由等; 2.口头申请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理由等,并经申请人签字
一、调解的特征 1、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无论是调解的进行、调解协议的达成还是调解协议的履行,都需要当事人的自愿和合意。当事人的自愿是调解能否进行的基本条件。 2、调解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序。调解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愿意继续调解
一、调解的特征 1、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无论是调解的进行、调解协议的达成还是调解协议的履行,都需要当事人的自愿和合意。当事人的自愿是调解能否进行的基本条件。 2、调解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序。调解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愿意继续调解
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 1、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 2、合法协商的条件 3、无效的协商协议 4、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协议条款 5、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
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流程: 1、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 2、符合调解受理条件的,填写《医疗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 3、确定人民调解员和调解员助理; 4、医患双方当事人参加调解; 5、询问纠纷的事实、情节、要求和理由,并调查核实,研究确定调解方案
医疗纠纷和解后不能反悔,双方应当按照和解协议上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若是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