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追加新的被告,或者法院也可以向当事人提出追加被告的建议;如果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一)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 (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这里所说的改变,包括
行政诉讼中漏了被告的处理方式是: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资格可以由《行政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如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等。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信息可以在其官网上查询,或者根据被告作出的行政决定书上记载的信息来查询。例如当事人依法以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的,可以根据该被告的名称去官网搜索或者去相关的政府网站搜索查询。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提出行政诉讼要符合必备的条件。起诉时,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说明起诉理由、事实和根据等。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应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起诉手续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可以通过以下规则确定:直接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后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或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
行政诉讼确定的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近亲属、人民检察院等。行政诉讼确定的被告有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复议机关等,根据不同的情形来确定具体的被告范围。
行政诉讼案件中确定被告的规定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
行政诉讼起诉状的写法为应当载明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行政诉讼新时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方式为在作出行政行为时遵循合法行政;程序正当;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以及权责统一的原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如果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递交上诉状和证据;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