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 1、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形时,仍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则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情况如下: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
法律上无法自动解除婚姻关系。我国法定的离婚只有两种途径,1是协议离婚,即双方都同意离婚,且对于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归属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到任意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局办理。2是诉讼离婚,即任意一方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经法院判决或是
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代替劳动者扣缴其个人所得税;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4)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5)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6)用人
劳务关系一般不可以随时解除,如果当事人已经协商达成一致,或者出现约定的或法定的情形时,才能解除。例如劳务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一方经催告后仍拒绝履行其主要义务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解除。
公司辞退员工分为过失性辞退和无过失性辞退。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事实劳动关系解除的情形: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2、过失性辞退和非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3、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 4、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5、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
没签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是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在该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当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解除劳动关系,办好有关的交接手续。
主要情形有: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给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向劳动者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通知劳动者。但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
因为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