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拿到工伤定书,如果不用做伤残鉴定的话,可以去劳动部门申请工伤待遇了。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农村户口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有期限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一般是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之后;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的期限一般是六十日内;必要时,还可以延长三十日。
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 1、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同时要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进行初审,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 3、组织鉴定;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由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通知书;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证件照; 3、受伤职工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始病例、诊断证明、有关部门出具的停工留薪期的确认书等资料; 4、按要求
1、九级:一手食指两节缺失,一拇指指间关节功能不全,一手食、中指两指末节缺失。 2、八级: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完全丧失。 3、七级:一拇指指间关节以远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
劳动能力鉴定是按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来分级的,其中劳动功能障碍可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而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要再次鉴定: (一)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的人员距前次鉴定一年以后,伤情变化时,可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经办机构也可每两年提出安排复鉴一次,以便随伤残情况变化调整待遇; (二)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有疑义或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只要符合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上述主体都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鉴定的顺序不分先后。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的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的亲属向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