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是诺成、双务、有偿合同。买卖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可以成立,不需要交付标的物。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主要看是否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这实质上是法律对合同主体资格作出的一种规定。主体不合格,所订立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合同主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律效应: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出卖人应向买受人返还所收取的房款,买受人返还房屋;合同已经履行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酌情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二手房居间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合同是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如果二手房居间买卖合同符合以下条件的,则有效: 1、订立合同时,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内容既不违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相对人以虚假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相对人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包括有效和无效的情形。 1、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情形: (1)出卖人和买受人均是同一村的村民。 (2)买受人在买卖房屋时与出卖人不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但是,之后将户口迁入到该村。 (3)房屋买卖合同经过多次流转,最后流
依法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只要签订购房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协议不违法法律法规和不损害公共利益,以及不存在一些无效的情形,那么该购房协议就是有效的。
屋买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应以其是否满足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有效的条件: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由于房屋属于不动产,所以房屋买卖不仅适用《合同法》的规定,还必须适用不动产的法律规定。如城市房屋的买卖须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合同应符合法律的规定,经由双方签订后,才是合法有效的合同。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的,可撤销或者效力待
中介并不是房屋的产权人,所以房屋中介如果作为买卖合同的主体签订买卖合同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但经过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