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可以的。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还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因此《民法典》对于遗嘱继承的主体是没有限制的,是可以由自然人自己选择的。
《民法典》规定孙子孙女没有直接的继承权。法定继承人有第一顺位以及第二顺位,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在法定情况下可以代位继承或者
孙辈有且只有在父母先于(外)祖父母去世的情况下,才会拥有继承权(代位继承),否则孙辈无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孙子女不是法定继承人,对祖父母的遗产没有法定继承权。 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如下: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如果继承人的子女先于继承
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是不包括孙子的。法律规定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
外孙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产继承主要按照以下顺序: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原则上,当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则不继承,在没有第一顺序
祖父母去世,就意味着祖父母涉及的遗产继承程序的开始。如果这时候,父亲已经去世,而且是早于祖父母去世的,法律并没有剥夺父亲的继承权。相反,如果父亲留有子女,子女能够作为代位继承人,继承被代位继承人,也就是父亲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这主要是因为,
老人去世之后,如果想要把房产留给自己的孙子,那么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在遗嘱中明确将自己的房产留给自己的孙子,由孙子继承。被继承人是可以处分自己的财产的,可以决定将自己的财产死后如何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就只能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