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5
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7、绿色原则。 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原则,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没有写明亦具有法律
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宪法的基本特征: (一)根本性,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指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 (二)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的最高权威性是指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母法、基础法。 (三)原则性。 基本原则有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所规定的进行赔偿的原则包括: 1、补偿性原则; 2、抚慰性原则; 3、惩罚性原则,赔偿标准对侵害方应具有惩罚性,除使侵害方赔偿足以弥补受害人所蒙受损害的费用外,还要付出对自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负责任的惩罚性费用。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 1、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3、平等自愿。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下: 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规定为犯罪的,才是犯罪,法律未规定的,不构成犯罪;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即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所犯罪行与刑事责任、应承担的刑罚应当相符合。
1.卫生保护原则 卫生保护是实现人的健康权利的保证,也是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基础。卫生保护原则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人有获得卫生保护的权利;第二,人人有获得有质量的卫生保护的权利。 2.预防为主原则 卫生法实行预防为主原则,首先是由卫生工作
罪行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1.人民主权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法制原则,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3.基本人权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权力制约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