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犯罪构成是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特征是,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 一、犯罪构成是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犯罪构成具有法定性。
1、客体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度。一夫一妻制度是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婚姻法明文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根据这一条,也就是讲一个男人只允许娶一个女子为妻,一个女子只允许有一个丈夫,法律只允许一男一女结为夫
洗钱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行为表现是,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通过转账或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往海外、以其他方式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入来源和性; 3、本罪的对象是毒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包括: (一)必须出于同一个犯罪目的,行为人主观具有多个犯罪目的的不构成牵连犯; (二)必须是其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 (三)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
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犯罪的最根本特质是有危害性、违法性、侵害性和惩罚性。1、危害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2、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律特征是: 1、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主观故意构成犯罪,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中,只要侵权人有过错行为,就应当承担责任,不区分故意或者过错。侵权人主观上知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特征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为特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财产是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一般来说,使用暴力和胁迫手段使被害人受到强烈攻击,失去抵抗力,使其抢劫公私财产或者被迫交出公私财产。犯罪嫌疑人故意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而且抢劫罪的强力行为并不是故意这样的,只是为了抢夺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主体的特定性。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和外延与贪污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基本相同。挪用行为表现多样。行为人想用而不想占有。挪用公款不是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犯罪分子在主观方面应当存在故意; 2、犯罪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
交通肇事罪的行为表现如下: 1、必须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2、必须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3、必须产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吸收犯的构成特征有: 1、吸收犯必须具有数个犯罪行为。 2、吸收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吸收关系。 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欠缺牵连意图或连续意图。 4、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