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民间借贷中法院不支持的情形有: 1、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没有利息,主张利息的法院一般不支持; 2、如果约定的利息过高,则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4倍,超出部分不支持,即最高4倍; 3、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险,使对方真实意义的情
男方私自给父母打借条是有效的。具体内容如下: (1)男方单方的借据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协议书内容与签订程序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即为有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借条没有按手印只有签名法律上也是有效的,只要签订借条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行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借条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等就是合法有效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民法总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且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的,没有侵害到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借条的内容又是合法有效的,那么即便借款人死亡了,借条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出借人仍然可以
民间借款按照以下方式写借条借条具有法律效力: 1、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具体信息 2、借据内容要相对完善,一般要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内容; 3、借据书写时用语要准确,不要将借条写成了欠条; 4、借据
遗嘱无效的情形有: 1、订立遗嘱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遗嘱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订立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 3、遗嘱的内容不合法,处分他人财产,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
借条有错别字或者同音字还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出具借条的当事人应当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借条的内容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借条还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协商在借条上更正,或者重新订立借条。
可以终止法律援助的情形有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等。
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不判缓刑: 1、累犯不适用缓刑; 2、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4、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法律上可以退房的情形如下:开发商迟延3个月交房;开发商迟延交房经催告后仍不履行交房义务;开发商有重大事项隐瞒或欺诈行为来侵犯向对方的权利;开发商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事由等。
法律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