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1
离婚时未成年子女可以判给父母双方任意一方抚养,但通常按照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来判定。不满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如果父母离婚时,未成年子女已满十周岁,则在判定抚养权归属时,应当听取未成年子女的意见。而在离婚时不满十周岁,过了几年后超过十周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要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指
离婚抚养权若是双方协商能达成一致的,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判;如果达不成协议的,法院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来判定抚养权的归属。
1、子女不足两周岁 (1)离婚时子女不足两周岁的,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母方
1、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的,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2、已满两周岁的,抚养权协商不成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女子的原则判决。 3、已满八周岁的,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
离婚抚养权的判定标准如下: 1、子女不满两周岁的,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哺乳期的长短,一般确定为2年; 2、已满两周岁的,且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3、子女已满8周岁的,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
离婚诉讼中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围绕有利于子女教育成长原则举证。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 2、双方
相对人进行催告的话,被代理人必须在一个月内没有追认就视为追认。如果相对人没有进行催告,合同法或当事人也没有对被代理人的追认权的行使期限作出规定,相对人也没有行使催告权和撤销权的,追认权的行使是没有期限限制的。如果无权代理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就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持票人提示承兑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绝的,承兑人或者付款人必须出具拒绝证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书。
公证处一般不接受婚姻监护权的公证。如果受理,公证有效。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1、合同; 2、继承; 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4、财产分割; 5、投标、拍卖; 6、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1.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另一方索要抚养费用,若果协商起不到作用时,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解决抚养孩子所需的相关费用。 2.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以子女代理的身份进行起诉,而且法院也要是另一方的户口所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