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1、违法行为,即侵害自然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行为。 2、精神损害事实,侵权行为导致一个人受到伤害,在身体上表现为肢体残废、容貌被毁等,造成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3、违法行为与精神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4、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眉骨骨折可能构成轻伤,但是具体要以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结果为准。我国《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交通事故不构成伤残的,赔偿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4个月=35714元。2.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60%支付。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7个月;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十级伤残为每满一年发给0.1个月本人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十级伤残为每满一年发给0.1个月本人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4、其他费用根
轻微工伤只需要报销治疗期间的费用以及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工伤指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
出差受伤可以通过工伤鉴定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工伤: 1、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履行
工伤保险存在双重赔偿。在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获得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的情形下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理应区分不同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对于其中性质相同的、重复的项目可予以核减,对于其中性质不同、不重复的项目则应并行支付。
工伤赔偿标准:医疗费,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参照地方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
能。员工在公司里被其他员工砍伤,属于在工作时间内,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是属于工伤的。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对工伤范围作出了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其中,第十四条对于何种为工伤进行了列举性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
员工受伤不构成工伤处理如下: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不接受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率不服的; 四、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用工合同中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