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构成犯罪的,需要具备以下4要件: 1、犯罪主体:行为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我国,一般的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就可以构成犯罪主体。而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构成犯罪主体。但14周岁以上的人,满14周岁而
构成正当防卫的条件是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防卫必须是针对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对象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构成累犯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 (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必须年满十八周岁。
构成累犯的条件如下: 1、犯罪分子的两种罪行必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2、犯罪分子后一次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五年内; 3、犯罪分子实施的两种罪行必须是故意犯罪; 4、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犯
犯罪构成的条件有: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某种法益; 3、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分子对其犯罪行为和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的具体犯
根据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一般累犯是指犯罪分子前一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犯罪分子在五年以内再犯罪,并且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则成立累犯。而特别累犯是指,犯罪分子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
构成犯罪的条件有: 1、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要素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
累犯的构成条件有: 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 3、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 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 犯罪分子后一个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间接正犯不属于共同犯罪。间接正犯是指利用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行为。《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累犯的构成条件有: 1、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2、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3、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
累犯的构成条件有: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均是在有期徒刑以上; 3、前提条件,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4、时间条件,后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