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管辖权异议的条件如下: 1.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件当事人。 2.当事人只能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既可以对地域管辖权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级别管辖权提出异议。 3.当事人只能向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4.必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管辖权异地转移的条件有:案件移送应当存在必要的实际意义;进行案件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有管辖权;案件移送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案件移送应当在隶属的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只能向上转移管辖权不得向下级人民法院转移。
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要加强对人的教育。经济犯罪重在预防,应当树立于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做好预防,就必须强化对人的教育,这是预防经济犯罪最根本的措施。要建立广泛的举报网络。 要对公民进行广泛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使每一个公民充分认识到,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
经济犯罪通常被分为四种类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罪、侵犯他人财产罪、贪污贿赂罪以及其他贪图利益性的犯罪。一般情况下,发生率比较高的经济犯罪类型包括,通过伪造合同,虚构事实进行诈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得数额较大的财产的行为、大量制造并销
经济犯罪的特征有: 1、经济犯罪具有复杂性,经济犯罪是伴随商品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经济犯罪也随之越来越复杂; 2、经济犯罪具有隐蔽性; 3、经济犯罪具有可变性; 4、经济犯罪具有贪婪性,这是由经济犯罪的牟利性决定的
经济犯罪有下列种类: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侵犯财产罪。 3.贪污贿赂罪。 4.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危害国防利益罪。 7.渎职罪。 8.危害国家安全罪。 9.危害公共安全罪。
经济性裁员一般指的是用人单位效益不好,需要与一些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1、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2、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3、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
离婚一般是没有补偿的,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经济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公务员;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有经济内容;经济犯罪分子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取不正当的物质利益;总体而言,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
经济犯罪包括受贿罪、挪用公款等,立案条件主要如下:1、经济犯罪的主体如果是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2、涉嫌的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经济犯罪的违法行为具有刑罚处罚性
成立经济合同的条件是: 1、存在两方或多方以上当事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应当具备要约、承诺阶段; 4、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申请经济仲裁条件有: 1、有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双方在争议发生前后签订的仲裁协议; 2、仲裁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经济仲裁是一种和平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