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诉讼时效属于抗辩权。一旦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债权人仍然享有提起诉讼并且获得胜诉判决的权利,只是如果债务人以诉讼时效期间经过作为不履行债务的抗辩,则债权人便不能通过法律的途径实现债权。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1、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当事人之间不得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或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 2、诉讼时效期过了,当事人丧失的是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即该权利没有了法律保护的外衣,变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裸权利。 3、所以,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起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且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后果如下: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 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可以口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民事诉讼抗辩应当在民事案件进行到诉讼阶段。在案件一审期间,只要是一审判决,就可以在提交答辩状时向法院提出,也可以在审判过程中口头向法院提出。 列举了四种债权请求权,当事人对四种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一般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抗辩一般由被告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是当事人对抗在有效申诉期内没有申诉的债权人的权利。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则上二审时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将不予支持。但是有一个例外,如果当事人是基于新证据证明对方请求权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则可以得到法院支持。此外,当事人也不可以以诉讼时效已
诉讼时效届满的,民事行为的相对人获得抗辩权,即当事人有可能丧失胜诉权。其补救的方法是获取有关证据,以证明此前曾发生过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而且中断前后间隔不超过3年,即现在仍在诉讼时效期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