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有: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有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即经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对此有相关规定。
不正当竞争的具体做法有: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
与既往的规制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相比,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行为法特性”、“补充性”及“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等几项特征。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内容有: 1、混淆行为。 2、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 3、商业贿赂。 4、侵犯商业秘密。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 7
以下是反不正当竞争部门的职权: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查询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的银行账户;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正当行为有: 1、欺诈性交易方法; 2、商业贿赂行为; 3、虚假广告; 4、侵犯商业秘密; 5、掠夺定价; 6、欺骗性有奖销售和巨奖销售; 7、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一、欺诈性交易方法:包括4种: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利用广告诋毁或者间接诋毁其他经营者、生产者的商品和服务; 2.采用虚假夸大的广告内容诱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广告服务指标的形式,不正当地获取他人商业秘密,侵犯广告作品著作权。
不正当竞争行为具体如下: 1、经营者不得利用财产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2、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3、经营者不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包括的具体行为如下: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诋毁商誉。
1.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2.虚假标识行为。即经营者采用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名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为:商业混淆行为,又称假冒或欺骗性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
1.利用广告诋毁或者间接诋毁其他经营者、生产者的商品和服务;2.采用虚假夸大的广告内容诱骗、误导消费者;3.利用广告服务指标的形式,不正当地获取他人商业秘密,侵犯广告作品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