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二审发回重审,不能再上诉。原审是第二审的,重审发回后应按第二审程序审理,重审作出的判决或裁定不能上诉,但可以依法申诉。二审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
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不会影响以后罪犯在监狱里减刑。只要符合减刑条件,就可以减刑。《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
二审上诉的,一审判决无效,先支付罚款无用。罚款应当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应当强制支付。支付罚款真的很困难的,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减少或者免除。
1、不可以,因为上诉状副本已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根据上诉内容要准备应诉,修改了上诉状或进行补充,对方无法就修改或补充的部分进行答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当事人不
判决前缴纳罚金属于法院阶段的预缴机制,代表犯罪嫌疑人具有良好的悔罪态度,并且该罚金也有助于作为刑事附带民事的原告所争取的赔偿款,所以一般预缴罚金后判缓刑的也比较多。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
两审终审后,不能上诉。两审终审制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法律文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就不可以再提起上诉,因为上诉针对的是未法律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二审维持原判不能上诉了。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虽然不能再上诉,但是还可以申请再审。根据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二审撤回上诉的后果是: 1、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二审撤回的只是上诉而不是起诉,也就是撤诉上诉后,一审判决裁定就生效了; 2、上诉的撤回是指,上诉人提起上诉后,在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