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明显不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和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4、在危险中签订的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是指法律允许当事人申请否认合同的合同。合同不一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但可以通过行使撤销
不可抗力合同的适用条件是: 1、签订合同后发生事故; 2、事故是当事人无法预见、避免和控制的。不可抗力事故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风灾、旱灾、地震等;另一种是由战争、封锁、政府禁令等社会原因引起的; 3、事故造成的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如下: 1、因受他人欺诈或者第三人欺诈签订的合同; 2、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 3、遭受他人或者第三人胁迫而签订的合同; 4、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
合同效力可撤销的情形如下: 1、因他人欺诈或第三人欺诈签订的合同; 2、签订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 3、因为被他人或第三人胁迫,才签订的合同; 4、合同成立时,存在明显不公平的情况。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下列合同: 1、民事行为的重大误解; 2、明显不公平的民事行为; 3、因欺诈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4、因胁迫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5、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受害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是: 1、当事人存在重大误解; 2、一方当事人受另一方欺诈; 3、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 4、一方乘人之危,导致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 5、一方当事人受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胁迫。
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1、债务人无偿处分财产权益; 2、债务人以不合理价格交易。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
1.赠与房产权利转移前直接可以撤销;2.赠与房产权利转移后出现法定撤销事由的一年内可以撤销;3.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六个月内可以撤销;4.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的可以撤销。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是: 1、债务人须于债权成立后实施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须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财产行为。 债务人所为的不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或者虽以财产为标的,但不为使其财产减少的行为(如放弃受遗赠),不得撤销。 3、须债务人的行为有害
取保候审变更撤销的情况有: 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规
可以中止履行的情况: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取保候审可以变更撤销的情况有: 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