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
行政诉讼可以在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六十日内未收到相关复议决定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起。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时效是六个月。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
提起行政诉讼期限有三种情况:①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的案件,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或者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后诉讼的,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
虚假诉讼诉讼时效不再在下列期限内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期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满十年的,经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20年。
关于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一、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如果因以下纠纷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
拆迁安置行政诉讼时效为6个月。因房屋拆迁安置产生纠纷的,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诉讼时效为6个月,如果申请了复议的,诉讼时效是15天,从收到复议书时开始计算。
1、正常情形下起诉期限的计算。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未告知具体行政行为之起诉期限的计算。正常情况下起诉期限以被征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作为起算点。 3、未告知起诉期限时起诉期限的计算。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是: 1、一般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因为有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的制度存在,所以还规定了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 2、通常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侵权的诉讼时效规定:侵权责任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