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3
人民法院对工伤行政诉讼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在案件完结的期限内开庭都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审理期限是45天。
违法建设行政诉讼时效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法中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六个月。这是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时效期限;但是如果当事人是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限则是十五日。
保险非法集资的情形有,保险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合同等实施集资诈骗;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以及不法机构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等情形。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1、凡是以文字表达形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书面形式,如书面合同、书面遗嘱等。 2、凡是以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对于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的具体规定包括: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行政机关规避行政诉讼的做法: 1、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2、严格执行办案程序; 3、认真搞好行政复议; 4、坚持做好案件处结的回访; 5、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6、坚持信息公开。
合同条款无法履行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灭失; 2、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 5、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受理范围有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等。
诉讼离婚的条件: 1、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且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应起诉离婚; 2、双方之间成立了合法、有效的夫妻关系; 3、原告为适格原告,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