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5
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之后,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报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
怀疑医院医疗事故的处理办法如下。应先由医疗单位与病家协商处理,协商处理达成协议、共识则此案件到此结案。协议不成的,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不经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判
医疗事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医院索赔。事故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或不愿协商的,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不服法院判决的,还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双方当事人协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
医疗事故应该承担的责任一般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医疗机构造成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罚,造成医疗服务合同违约的承担合同违约责任,造成医疗事故且主要是因医务人员未履行相应的诊疗义务引起、存在过错的,承担侵
医疗事故罪的处罚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
医院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下。主要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出现医疗事故时应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并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疗事故,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