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在工作时受伤认为构成工伤的,要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鉴定。 在鉴定是工伤后,如果伤残的,再做伤残鉴定。如果没有做过工伤鉴定,就不能认为是工伤。这里可以先咨询劳动部门,看他们对此有何建议。
工伤认定程序为: 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受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和职工一方都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事故发生或者职工被依法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单位应当提出申请;单位逾期不申请的,职工本人、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在一年内可以提出。
因工伤认定产生的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书的写法是:说明申请人的身份和工作信息,工伤事故及伤情的具体信息。事故发生后治疗的具体过程、费用和治疗地点。最后提出申请,并写明日期签字盖章。
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且在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一般应由用人单位在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并递交所需的申请材料;如果单位不按时去申请的,则劳动者一方在一年内可以准备好申请材料去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员工可以自行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员工在受伤一个月之后到一年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
申请工伤认定应当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在现阶段,各地统筹地区不是按统一的行政级别设置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这一点必须明确。根据有关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如自治州、地区行署等地的统筹层次
职工因遭受工伤事故损害,需要认定工伤的,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由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者由职工本人、近亲属或工会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
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
(一)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报 (二)填写相关资料,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要求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等资料。 (三)符合相关法定情形即认定为工伤 (四)六十天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