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8
法律相关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在于遗嘱受赠人是否为法定继承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对个人财产进行处分。可以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国家和集体。前者称为遗嘱继承,后者称为遗赠。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
被继承人在生前处理的钱不属于遗产,遗产是指被继承人在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进行,如果当事人在生前没有订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分配遗产时可以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来实行,如果发生争议,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遗赠权和遗嘱继承权有以下区别: 1、主体不同; 2、表示接受,放弃的形式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表示放弃继承,未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表示接受或者放
遗赠、遗嘱和法定继承的区别在于: 1、遗赠,即被继承人通过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将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遗嘱,即遗嘱人生前依法对其遗产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3、法定继承,即法律直接规定
遗产分割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各继承人和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职业以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 2、被继承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死亡时间和地点; 3、被分割遗产的名称、数量、地点; 4、具体分割方案; 5、遗产分割
有遗嘱的房产继承应该这样办理:有遗嘱的房产继承,一般需要按照遗嘱来进行办理。房产所有权通常会从遗嘱生效的时候就开始发生效力,但是一般也是需要去办理相关手续的。如果继承人需要转让继承房产的,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向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关办
办理遗嘱有效的方式: 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要有遗嘱能力。 2、遗嘱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5、遗嘱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遗产赠予协议一般要写明以下内容: 1、遗嘱人与受遗赠人的基本信息; 2、赠与财产; 3、办理所有权转移手续的期限; 4、受遗赠人的义务等。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人没有写遗嘱财产一般要平均分配,各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平均分配。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一般来说赡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的,分别处理,有抵触的,按协议处理。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赡养包括两种情况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2)晚辈对长辈的赡养
没有遗嘱的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并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程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另外,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与丧偶女婿应当作为第一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