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3
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民事侵权的区别在于:程度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等,故意毁坏财物罪是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事处罚,而民事侵权行为只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最新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罚标准是这样的: 1、行为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一般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故意毁坏财物的数额达到巨大标准、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新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规定了以下判刑标准: 1、自然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处罚。
毁坏他人财物罪即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罚: 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
构成破坏集体生产罪与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处罚都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犯罪情节更加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毁坏公私财物罪的严重情节是数额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者受到的治安处罚一般是被拘留、被责令支付罚款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量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毁坏公共设施的,是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如果造成5000元以上损失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损失达不到5000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追诉标准: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三)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财财物罪可要求赔偿损失。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该罪的,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并且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