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5
以下标准下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可以立案: 1、携带枪支一支以上或者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2、携带爆炸装置一套以上的; 3、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国家关于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规定,造成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中,非法携带枪支
构成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且既遂的,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虽未达到规定的立案的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也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罪是指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
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本罪的,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惩治此种犯罪是为了保护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客观要件 本罪
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谓非法携带,是指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而携带,即依法不能携带上述物品进人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而仍决意携带。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认定时,要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 对于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进行区分。如果犯罪分子使用危险方法,实施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二个月内宣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非法持有枪支案件什么时候判刑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非法携带、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就构成了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依法判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