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如果有下列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会有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后决定不续签的;用人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单位依法决定解散的;或者被责令关闭的等。
赔偿了约定的违约金之后,并不必然导致解除权的出现,所以并非合同当事人赔偿了违约金就必然可以解除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基于法定或者约定的事由,通过当事人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合同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权利。 根据《民法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终止劳动合同,要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
一般来说,用工者单方解除劳务合同,由于不是劳动合同,不用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但是双方在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签订劳务合时如果约定了随时解约应满足的条件,而用人单位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解除了合约,则用人单位不用赔偿。但是如果用人单位违约解
提前终止合同的赔偿是如果属于违约的,按约定的违约责任进行赔偿;没有约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根据实际损失和订立合同时的标的的市场价格进行赔偿。
终止合同的原因如果是一方当事人违约而另一方解除合同,则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还需要进行赔偿。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并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损失赔偿等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46第1款第5项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该规定,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无故终止劳动合同有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不可抗力终止的合同若是因不可抗力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责任的则仍然要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因不可抗力全部免除当事人的责任的,则无需赔偿。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终止一般没有赔偿。但若一方未按照规定履行合同后义务的,应当根据实际损失,向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前述的后义务一般是指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用人单位无故提前终止合同,属于违法终止,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赔偿。经济补偿标准如下: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