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单位应该通知员工尽快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员工还拒签的话,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这种情况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因为用人单位上报缴费工资致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低于应享受标准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如果单位不补差额,劳动都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单位不足差额,逾期不补的,还要加付赔偿金;协调不成当事人再申请劳动仲裁。
单位没签合同,可以主动向单位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仍未签订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内容,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
单位终止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
(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最高不超过
如果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是在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支付双倍工资,最多可支付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满一年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视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此外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期间没有缴纳规定的保险,则需要补缴保险。
如果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则可能导致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这两种法律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上述法律责任的承担在各地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
单位解散应当给予员工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公司因为合并或者分立解散的,劳动者可以继续和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单位和员工半年没签劳动合同有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
用人单位不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从未签合同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补偿二倍工资,最多补偿11个月的,并补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