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8
盗窃罪的认定标准是: (1)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把偷窃自己家电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2)盗窃既遂与未遂。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
判定盗窃罪应当看行为人的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主观恶意等几方面来判定。 1、盗窃罪的客体是公民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 2、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人以窃取的方式将他人的财产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 3、犯罪的主体一般是自然人。 4、犯罪的主观
在认定本罪和非罪的问题上,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盗窃罪: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要定性为盗窃罪的,则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要件,客观方
盗窃罪是一种犯罪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其财产犯罪的犯罪方法。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是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盗窃活动的具体情节也是定罪的依据。盗窃财产的数额可以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区分犯罪和非犯罪、衡量犯罪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行
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的界定:《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是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除民事权益以外的其他权益如违约责任等不属于《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而民事权益具体包含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人
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是盗窃罪,数额较大是指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
用盗窃所得的赃物质押骗财的行为应当属于诈骗,且行为人用盗窃所得赃物质押的行为属于掩饰犯罪所得的行为,应当数罪并罚,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亲属、近亲属和家庭成员的范围的界定方式:亲属一般是指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成员,近亲属一般是指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家庭成员一般是指配偶、父母、子女
遗产的范围包括: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遗产的界定方式:自然人生前合法取得的相关财产以及财产性利益,应当认定为遗产。
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对于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范围的界定相关内容如下: 1、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2、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 3、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