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反不正当竞争部门的职权有: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查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
不正当竞争的判断标准有: 1、主体为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3、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5、主观过错。
主体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行为上,经营者实施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混淆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损害竞争对手商誉、违法进行有奖销售等等;结果上,导致了损害
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条件有以下几点:1、进行不正当竞争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市场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服务活动的公民或者法人;2、不正当竞争活动侵犯的是其同类经营者的合法权益;3、不正当竞争行为人与他人的损害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是行为人的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利用广告诋毁或者间接诋毁其他经营者、生产者的商品和服务; 2、采用虚假夸大的广告内容诱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广告服务指标的形式,不正当地获取他人商业秘密,侵犯广告作品著作权。
网络中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1、利用网络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进行虚假宣传; 2、上交易中的欺骗性有奖销售,巨奖销售; 3、利用因特网侵犯竞争对手的商誉; 4、网页抄袭; 5、侵犯商业秘密; 6、利用网络技术措施实施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与正当竞争的区别为:手段的合法性。正当竞争是指以善意、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为基础的良性竞争,是合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以违法或者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与其他经营者竞争的行为,是违法的。
不正当竞争与正当竞争的区别:手段是否合法、是否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竞争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与正当竞争的区别: 1、主体不同:不正当竞争的主体一般具有经济地位优势,而不正当竞争的主体不一定具有经济优势; 2、后果不同:不正当竞争的后果是相关领域无竞争或竞争程度低;不正当竞争的后果是行为人获得暴利或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这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规定。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有三类,即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里的法人包括三类法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大体有7类: 一、欺诈性交易方法:包括4种:①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③擅自使用他人企业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下: 1、垄断经营利用优势地位排挤竞争对手。 2、侵犯商标权及商业混同行为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伪造或者冒用有标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以及知名商品特有或与之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混淆、误认、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