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和失业保险金不是一回事,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按劳动者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失业保险金是指非劳动者本人原因离职后由社保局支付的失业金待遇。
企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应赔偿劳动者的损失范围如下: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企业应当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订立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该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企业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清单: 1、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经济补偿金。 3、一个月工资。 4、赔偿金。 5、社会保险。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及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故应当是应发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
在劳动者存在过错时,用人单位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或其他问题导致客观情况经济变化的,需要裁减人员的,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因为劳动合同的终止,如果用人单位保持原待遇或提高待
解除劳动合同,且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一般应在解除的同时给予经济补偿金。具体的时间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约定为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
孕妇解除劳动合同除过失性辞退或者自己提出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