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违约时应当择一适用。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但不能够同时适用。
一般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和滞纳金。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的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当事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互相不影响。
不可以。如果是民事合同,那么滞纳金无效,只适用违约金。滞纳金属于行政范畴,不属于民事范畴。滞纳金属行政法律中的概念,是因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法律规定的缴费义务例如税费等。
1、违约金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过错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当依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量的货币; 赔偿金则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给予一定数量的货币进行赔偿。 2、不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
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非违约方不得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因而,对原告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请求予以支持,而对其要求返还定金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违约金与利息能同时适用。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的,可以主张。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因为定金和违约金都是合同一方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一般带有惩罚的性质,法律规定需要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所以,定金和违约金只能选择适用。不能同时适用。
定金和违约金是不能同时适用的。因为如果同时适用定金和违约金,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违约所造成损害的数额,这时违约责任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
合同有违约金约定时只能选择适用定金罚则,法律规定,违约金与定金是不能同时主张的,因为同时主张违约金与定金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实中,有些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也约定定金,在一方违约时,对方要求违约金与定金条款并用。 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就可以达到弥补因违约受到损失的目的; 违约金相当于一方由于对方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一般说来,守约方根据违约金条
定金与违约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应当选择适用。合同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即对方享有选择权,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也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但二者不能并用。如果定金的
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是否适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只有当事人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才可以适用法定解除。如果合同因违约而解除后,守约方主张继续适用违约金条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请求支付违约金引发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