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虽然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看,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面临着以下法律后果: (1)双倍工资的惩罚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支
用人单位变更一般包括两种形式:用人单位主体不变,但一些登记注册事项发生变化;另外一种是用人单位主体变化,由原有的用人单位变成一个新的用人单位,两个单位是不同的法律主体。 1、用人单位登记注册事项发生变化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列出四种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对就业有影响,用人单位凭借离职证明查看劳动者是否与多个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不签劳动合同,公司往往不会为员工交各种保险,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公司才会为职员交保险。另外,按照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没超过1年,且没有签订合同的,员工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但是,如果这种状态超过1年,也就相当于公司和员工签订了,员工也
基本没多大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
用人单位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维权方式为: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或者支付双倍工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
企业合并指一家或多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现存或新设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 企业分立指一家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
1、企业知情权在法律上确立,有利于企业控制员工入职风险。 2、放宽了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要求,有利于企业依法操作。 3、服务期设定条件大大放宽,有利于企业降低员工培训的风险。 4、商业秘密保护纳入法制轨道,有利于企业保护知识产权。 5、经济性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关系成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法影响有: 1.企业知情权在法律上确立,有利于企业控制员工入职风险; 2.放宽了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要求,有利于企业依法操作; 3.服务期设定条件大大放宽,有利于企业降低员工培训的风险; 4.商业秘密保护纳入法制轨道,有利于企业保护知
单位被劳动仲裁的影响是:需要依法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如果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新劳动合同法对薪酬的影响: 1、企业薪酬管理自主权利受限; 2、企业薪酬管理规范严谨增强; 3、政府和工会对薪酬管理介入; 4、企业薪酬管理管理成本提高; 5、薪酬作为管理手段地位提升; 6、特殊用工薪酬管理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