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明确,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便
劳动合同的形式主要有书面形式与口头形式。其中口头形式只适用于非全日制的用工形式。其他的用工形式,一律需要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赔偿。
违约责任的赔偿方式有: 1、支付违约金; 2、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但不包括非财产损失; 3、继续履行; 4、其他补救措施,如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合同违约的赔偿方式有: 依据当事人是否有约定违约金,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约定赔偿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当事人在合同约定赔偿的条款,另一种是合同没有约定,但合同成立后达成赔偿的协议。 1、约定赔偿。 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
甲方毁约没有合赔偿如下: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虽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一方履行主要合同义务被另一方接受的,视为合同已经成立。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解决合同纠纷的当
1、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 2、超过一年未签合同的应该已经属于和用人单位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而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该从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起以二倍的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
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方式有: 1、员工辞职,随后与第三方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2、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 3、三方协商转让,约定第三方企业继承原企业在劳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第三方企业可以与员工协商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如下: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有过错且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等等。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情形: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