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以下几方面: 1、合同标的物已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形。 以上情形都可能导致合同条款无法履行,即合同失去意义,必须消失,即使作出继续
债的担保形式主要包括了下面两种: 第一,人的担保,也就是保证。指的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当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保证主要分为一般保证
合同无效有哪些特征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被认定无效的话,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换句话说,合同的无效是自始无效的,这是合同无效最重要的法律特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效的合同如果只是部分被确认为无效,这一部分的无效合同,并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
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有: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因为无效合同从开始就无效,所以返还财产就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谁的财产就应当归还给谁。如果标的物已消耗、损
首先要确定租赁合同无效,就要确定什么是合法有效的合同。签订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双方当事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合同订立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签订租赁合同的人都是适格的法律主体;2、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或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虚假的;第二,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其签订合同的行为超出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水平,且没有经过其法
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不可限制他人再婚; 依法有关法律规定,在不违反《婚姻法》的情况下,我国的公民享有婚姻自由,且不受他人干涉,如果双方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限制再婚的有关条款,则违反了有关规定,该协议被视为无效。 2、不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为: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同形式、内容、格式都合法,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合同; 4、损害社
以下情形下的债权无效: 1、依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 (1)基于个人特别信任关系发生的合同债权,这类合同债权因具有强烈的人身信l赖关系,故不得转让他人,比如委托合同、雇佣合同; (2)基于特定的债权人行为为内容的合同权利,例如竞业禁止协议;
保险合同的效力是指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否具有法定的有效性。在法律上所理解的保险合同“效力”,是指保险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无效有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两种。约定无效由合同的当事人任意约定。只要约定的理由出现,则合同无效。
我国劳动法中有许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其中,无效的劳动合同主要有: 1、劳动合同条款应当在双方处于自愿、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下签订,因此,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得对方在违背个人真实意思表示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指的是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的条件,从而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的效力。 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包含以下几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规定的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且在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规定,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