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的伤害后果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在没有重伤的情况下,一般根据案件具体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发生交通肇事后逃逸,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触犯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主观上为过失,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较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明知事故的发生,为推卸、逃避责任的承担而逃逸,
轻微交通事故一般指的是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所发生的不涉及到人员伤亡,仅仅造成轻微的财产损失类型的交通事故,例如仅车身前、后保险杠、车灯、引擎盖、门窗、后视镜等车辆的外部部件受到损坏,但车辆还是可以继续驾驶的。 一般情况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1、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还有逃逸行为的,原则上应当依法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具体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有关定罪量刑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责任一般可以分为:主要责任、全部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 针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标准有: 1、由于事故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则需承担全部责任; 2、因事故双方或者双方以
对于行为人酒驾撞人致人轻伤又逃逸的,需要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因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如果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交通事故对方逃逸的处理方式如下: 1、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应该及时报警处理,让交警部门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处理,如果自己人身受到伤害需要紧急治疗的,拨打急救电话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请求他人帮助;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的法规,因此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导致了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交通肇事罪一般情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具体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