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3
一、受理 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组成鉴定组 医鉴办根据事故争
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2、调解: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诉讼:在诉讼之前,当
做医疗事故鉴定的三种申请途径: 一是直接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二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把鉴定申请移交到医学会; 三是由人民法院委托。 首次鉴定:由医院所在辖区的各区县医学会来组织,如果医患任何一方,对首次鉴定的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为: 1、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委托鉴定机构; 2、司法鉴定机构受理; 3、初次鉴定; 4、补充鉴定; 5、重新鉴定; 6、复核鉴定; 7、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
发生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如下:当事人双方协商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医学会接受鉴定申请,医学会在45天内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首先是在专家鉴定组组长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和理由,随后专家组组员对当事人进行提问或进行现场医学检查,随后当事人退场,专家组对双方提供的材料进行讨论,经过合议达成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
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2、调解: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诉讼:在诉讼之前,当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发生后医务人员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2.收集、保管并封存好医疗事故相关原始资料,防止涂改、伪造和销毁; 3.由医疗事故鉴定组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如果在调查病人死因时,遇有不能确定病人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
(一)双方协商:对于中小型医疗机构,在过错明显的时候,对构成医疗事故无争议时,争取通过协商解决。对于大型医疗机构,协商成功的可能性相对不大。 (二)行政处理:申请医疗行政部门调解,如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存在争议,则主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在鉴定
医疗事故诉讼流程: 1、起诉: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2、受理:法院审核起诉材料,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通知应诉:法院经过审核,认为该案属于自己管辖,就会通知被告应诉。 4、开庭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如下:一、委托一件半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二、受理。一件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医疗事故处理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步:第一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第二步,参加医疗事故争议调解;第三步,如果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流程: 1、封存病历。 2、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 3、到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报告一式3份),或医患双方共同向市医学会提出书面申请。 4、市医学会审核材料后作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