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 2、限制人身自由期限长短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 4、执行地点不同; 5、违反规定的后果不同。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别是: 1、期间取保候审不同,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适用条件不同,取保候审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附加刑的,监视居住符合逮捕条件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3、执行地点不
公安机关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如果情况紧急的,可同时或事后及时通报,以利于政协党组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保证案件的顺利查处。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 1、适用条件不同:取保候审的嫌疑人主要有以下特征: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取保候审后没有太大社会危险;生活不能自理患有重大疾病、或孕期妇女;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监视居住的嫌疑人比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区别如下: 一、期间不同 取保候审12个月(同一阶段,连续计算;不同阶段,重新计算) 监视居住6个月(同一阶段,连续计算;不同阶段,重新计算) 二、执行地点不同。 取保候审通常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的市、县执行。监视居
取保候审不得十二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如果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规定,符合监视居住条件的,可以办理监视居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在期限届满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不同; 2、限制人身自由期限长短不同; 3、适用条件不同; 4、执行地点不同; 5、违反规定的后果不同。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住
1、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完结的,办案机关可以变更为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申请变更为取保候审,办案机关批准的。
取保候审出来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能受到监视。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宣布取保候审决定时,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
监视居住可以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都是强制措施,可以互相转化; 1、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