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以下情况算有前科:因触犯刑法被判处刑罚的。但需要注意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刑满释放后又犯新罪的,或者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未犯新罪,而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新罪的,都不认为是有前科。
(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从旧)。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现行《刑法》(从轻)。 (3)当时的法律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总
合同无效的效力有: 1、无效的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有效; 2、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3、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或者折价补偿。
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出租人未交付租赁物,经承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不符合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承租目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3、出租人交付的租赁物存在缺陷,危及
合同效力一般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所呈现出的拘束力效果。且效力一般可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等方面内容。
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合同的效力有生效、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在下列情形下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或者变更合同;单位免除其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或者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 1、出租人或者承租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合同无效。 2、出租人所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出租的房屋,会导致租赁合同无效。 3、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不合法,导致不合法内容部分无效。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当双方签订的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违反真实的意思表示。 (3)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4)违反公序良俗。 (5)当事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