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1.立案手续办理不同:普通程序的立案,由办案人员根据立案线索提出立案报告或立案审批表,报负责人审批或集体研究决定,认为后果性质严重,且具有惩戒效应需给予处罚才审批立案;而简易处罚程序中没有明确规定审批手续,现场检查中来不及办理立案审批手续。
诉讼代理人的法律特点如下: 1、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的目的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诉讼代理人是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
交通事故中报警处理程序: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按照事故现场安全防护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
交通事故处理诉讼注意事项: 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 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 4、理赔中不要将任何原件交给对方; 5、切勿自行委托伤残鉴定; 6、出院前委托律师。
重大交通事故诉讼期限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以及第三人。原告是指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被原告起诉的人就是被告。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因为交通事故产生了争议之后,其实诉讼可以说是其中比较好,同时也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自然,此时就需要一方当事人实际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才有可能启动诉讼程序
交通事故纠纷起诉流程是:当事人可以递交起诉材料向辖区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受理立案后安排时间开庭进行审理。
民事诉讼中异地赔偿的范围如下: 1、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因伤致残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必要的康复费、后续治疗费; 3、造成死亡的,还需要赔偿丧葬费、被
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 1、立案,公检法机关对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进行立案; 2、侦查,主要由公安机关采取侦查措施; 3、审查起诉,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提起公诉; 4、审判,人民法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