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报案需要下列手续才会立案:先由报案人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报案材料;然后由接受报案的工作人员制成笔录;再由由报案人核对后签字;最后受理报案的机关认为属于其管辖范围,有犯罪事实需要予以追责的,就立案受理。
1、职务侵占罪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吸收为刑法具体规定的;2、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一万元”以上。职务侵占罪的“数额巨大”的标准为“十万元”以上;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
职务侵占算财产类犯罪。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根据故意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 2、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 3、毁损型。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侵占罪立案标准:首先要明确该被他人占有的物是否为遗忘物、代为保管物、埋藏物,其次要明确被他人占有的该物的数额是否达到一万元,最后该占有人是否为明知占有,经催告返退后,仍拒不退还,具备上述条件,则该占有人涉嫌侵占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立案需要的条件如下: 1、根据犯罪事实的情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案件依法应由本机关管辖; 3、经审查案件来源材料,控告、检举、自首等,确实存在犯罪事实。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
立案的条件有: 1、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在管辖范围内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存在利用职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1、各省、自辖市最低立案标准不同,根据当地经济条件确定; 2、数额较大:5000-20000元以上。大量侵占罪成立; 3、数额巨大:1万元以上。 具体处罚是: 1、非法占有别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 3、询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4、造
刑事案件立案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