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者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手段,如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主体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欺骗手段,骗取对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进而扰乱市场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这些犯罪行为都是在签订经济合同、履行经济合同,这一表面上合法的形式掩盖下实施
使用假币可能会构成犯罪。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使用数额多少进行量刑,具体如下: 1、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使用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以下几种方式构成合同诈骗罪: 1、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
骗取贷款是否构成单位犯罪,要根据犯罪主体是单位还是个人来确定: 1、若骗取贷款的主体是单位,是构成单位犯罪的; 2、若骗取贷款的主体是个人,则不构成单位犯罪。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单位犯骗取贷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为20年。因为追诉时效是由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的法定最高刑决定的。如果触犯罪名的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追诉时效为5年;如果罪名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0年;如
恶意打假可能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恶意打假是利用假货掉包真货或者自带假货等形式,然后再以购买到假货为由逼迫店家付出高额赔偿,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追究。敲诈勒索罪的构成条件有: 1、客体要件。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各体是复
一般情况下,诈骗5万元能判诈骗罪。诈骗5万元,已经满足了诈骗罪中“数额巨大”的要求。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诈骗5万元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可以定诈骗罪。诈骗
口头协议如果要构成合同诈骗,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我国并未明确规定虚拟货币属不属于诈骗罪中的公私财物范畴,依据现有的判例,法院的观点认为,像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在市场中流通,具有市场价值和现金价值,可以认定为合法的财产,如果诈骗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是可能涉嫌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时效与法定最高刑相关。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追诉时效为5年。法定刑5年以上不满10年的,追诉时效为10年,法定刑10年以上的,追诉时效为15年,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保险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
合同诈骗罪追诉标准为: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具体“诈骗”行为有: (1)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