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我国的刑诉法中的书证有:书证包括合同书、各种各样的公、私文书、租赁契约、结婚证、房产证、商标、信件、电报、牌号、车船票、各种运输单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律师的作用有: 1、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2、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如下: 1、未成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可适用刑事和解; 2、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可适用刑事和解; 3、熟人之间的案件。 例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交通肇事罪等。
刑事案件谅解书应该这样写: 1、当事人双方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别、住址; 2、刑事案件谅解书只需要写明案件事由,赔偿已达成协议,被害人已经谅解被告人即可。 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也可
犯罪分子若持有刑事谅解书的,可以减少的刑事处罚一般为40%。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则可以减刑。
对于已经触犯《刑法》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积极与受害人一方协商赔偿并且取得谅解,是从轻处罚的一个重要情节,但是并不表示取得谅解就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了。是否判刑还需要结合整个案件的具体情况。
谅解保释的条件一般会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等其他条件。
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被害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以及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被刑事拘留之后谅解书有用,取得被害人谅解是量刑的参考。达成和解并取得谅解的,情节不严重的可不作刑事案件处理,取得谅解后,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不是,有谅解书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无关。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得到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的,可以从宽处罚,如果情节轻,可以争取缓刑,不代表不用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有谅解书只是从轻的情节,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要根据案情判断。
刑事谅解保释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等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