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1、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再开始计算,就可以延长即将过去的诉讼时效。 2、与债务人对账。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 3、起草与债务
普通诉讼时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并经法院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诉讼时效期间延长所需条件如下: (1)诉讼时效届满; (2)引起诉讼时效延长事由,由人民法院认定; (3)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确实属于正理由的,可以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情况有哪些 1、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
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适用仲裁时效,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并且仲裁时效适用中断的情形,也就是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那么仲裁时效中断,也就是从中断那天重新计算时效。
延长诉讼期限的方式是:因不可抗力等原因直接延长;其他障碍可以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延长;在一审审理中,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上诉中,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
使下列情形出现就可以延长行政诉讼期间: 1、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需商请有关部门协助。 2、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被更换,导致诉讼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3、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庭,影响在原审理
延长行政诉讼期限的方式有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15日,提出书面申请。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在一般情况下,高级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延审的批复。
1、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2、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推延期审理。 3、下列案件在《刑事诉讼法》第154
延长到期债务的诉讼时效的方式有: 1、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如催告其偿还债务的行为; 2、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对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为: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
延长行政诉讼期限的办法:因不可抗力等原因直接延长;有其他障碍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延长。而在一审中,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理的期限;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院批准;在上诉中,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院审理上诉案件
抵押担保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由于承包人违约的状态一直在持续,究竟承包人违约多少天,发包人要等到工程实际竣工时才能计算出来,故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从工程实际竣工之日开始,而不是从双方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