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4
(一)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徼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徼纳罚款。 (二)执法人员当场收徼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人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徼的罚款,应当自
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罚的原则等。
行政处罚案底或者行政拘留记录,是不能够消除的。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公安机关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案底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后,所保留的案卷底簿,须长期保存,以备查验,依法不能销毁。
行政处罚适用范围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以及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的规范。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四条
按照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罚款200元。如果司机误闯红灯立即停车,即使车身车头已经过了停止线,但车尾没有过线时停车,一般不会被处罚。
第一是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第二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第四是有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形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处罚法定原则。 2、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受到行政处罚者的权利救济原则。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等。
行政处罚超过二年的,一般会失效。如果行政机关超过二年才发现违法行为的,一般不能对违法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情况特殊的,例如危及公民生命健康且造成危害后果的,则超过五年后才发现违法行为的,不能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