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0
认定故意杀人罪的情形: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行为人具有杀人的故意; 3、客体是人的生命权,不包括自杀和胎儿的尸体;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 2、致人自杀,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 3、逼迫、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 4、教唆、帮助他人自杀。
区别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两罪的关键,首先要看犯罪的主观方面,就是要考察行为故意的具体内容,这是揭示两罪本质特征上的区别。伤害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行为人对其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是明知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中国刑法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
绑架后又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为绑架罪。《刑法》规定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和明知必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希望,积极
认定故意伤害罪的程序应有:当事人先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再将案件移送监察机关审查起诉;监察机关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审理,最后再进行判决。公安机关不立案或监察机关不起诉的,当事人有证据证
有以下四个标准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刑事故意杀人罪判罚有两种情形: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犯此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这些: (1)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
检察院是没有定罪的权利的,只有法院有定罪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法院和检察院都有各自的职能,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
认定故意杀人从犯的条件是:在故意杀人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该罪的从犯。对于从犯,应当在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